在学习上,进入高中,学习的强度也比初中明显提升,更别说难度了,所以一些孩子成绩就会下降,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躺平的情况,反正也学不好干脆就放弃,这种情况是很严重的。
高中生躺平摆烂自己会醒悟吗
“摆烂”是个新名词,近两年经常在00后年轻人和中小学生的聊天中频繁出现。在一些心理脆弱,只愿享受成功喜悦,却不想品尝失败苦涩的人眼里,当事情已经无法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干脆不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而是任由其往坏的方向继续发展下去。
用老话说就是“破罐子破摔”。而实际上,一到青春期就“摆烂”的孩子,不在少数。
好像他们觉得,反正作业写不完、课程听不懂、老师有偏见,那就干脆“摆烂”好了。反正努力后和不努力的结果,看上去也不会再差了。
但是作为父母而言,对于孩子的殷切期待,却换来一副无所谓的表现。不管怎么说,都是难以接受的。但实际上,表现为“摆烂”的“负能力”,并不是坏事。
如今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加上晚自习,一般要超过10个小时,在长时间枯燥乏味的脑力劳动下,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厌倦,是在不断累加的。
那么作为家长,就不能一味对孩子进行高压式的逼迫和督促,让孩子的负面情绪和感受不断膨胀、挤压,甚至在某个节点“怦然炸裂”。
所以在我看来,“囤积”在心里的负面情绪,就是“负能量”,懂得适时释放和缓解“负能量”的能力,就叫做“负能力”;而释放“负能量”的过程,就叫做“摆烂”。
总之,时刻在“摆烂”的孩子,当然称不上学霸,但是从来不“偷懒厌学”的孩子,心理上肯定容易出问题。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我们还是应该多一点宽容和大度,给孩子留一个释放自我和适时“摆烂”的空间。
为什么会出现高中生躺平摆烂的情况呢
一是人性使然。爱好安逸是人类天性,“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是多数人的选择。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尤其是“内卷”背景下的高中生,非常辛苦。在辛苦的日子里找一些“安逸”活法,是他们对抗内卷的主要选择。
二是比较失望。对生活失望,对未来失望。大专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毕业即失业”的现象时有耳闻,大学毕业长期啃老现象也比较多。这样的事情看得多听得多,同学们就对“读书的意义”产生深度怀疑——看人家吃了那么多苦,读了那么多书,还是找不到工作,我何苦那么累呢?读书不读书,一个样!
家长如何应对孩子躺平的情况
1、提供安全的家庭环境:在家里,孩子能感受到安全,舒适,温暖的;即便偶尔犯错也并不是天崩地裂的;在家里,有家人,自己的需求一定会有回应的。
当然孩子安全感建立和父母早期的陪伴也关系密切,很多早恋的孩子或者说人际关系容易走极端的孩子其实就是安全感不足,遇到别人稍微一点好就被打动了;或者说把内在的安全需求投射到友情上,当友情不能承载这些需求时,其中一方就容易崩了。
2、尊重和信任:这个是人和人相处、近距离相处、以及亲密关系的基本法则。高中阶段的孩子并不喜欢被当做小孩子,他们渴望有着一定的选择权,自主权。不喜欢事事被包办和被做决定。说高中生家长躺平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更多的选择权应该交给孩子,包括上不上补习班,选哪些?怎么上?都应该由孩子来做主,因为选择也是一种承担。高中阶段的孩子应该逐步培养对自己责任和承担意识。
当然给足信任,也是对家长本身有着要求的,过于焦虑的父母是不太可能去信任和给予孩子一定自由度的。
3、接纳:当孩子能力达不到,挫败,处于情绪旋涡的时候,你作为家长能很好地觉察,承接。孩子在和你的相处点滴中能感受到被肯定、重视、和赞美。这些点点滴滴,就是对孩子最好的心理营养。
高中时期是青少年敏感时期,自我意识的觉醒让孩子有了自主意识,也就是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家长千万不能再以对待小孩子的方式去对待他们,同时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高中生心理有问题怎么办
建立信任关系
高中生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很多问题只有家长或老师能够理解,而许多家长或老师却缺乏沟通交流的渠道。因此,首先建立起高中生与家长或老师之间的信任关系非常重要,只有他们相互信任并愿意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才能更好地帮助高中生解决问题。
引导积极的情感体验
高中生在这个阶段容易受到社会影响,对社交问题感到不适应。家长和老师可以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得高中生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认真地面对挑战,并在一个良好的情绪下去接受教育。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学习焦虑来自学习紧张,学习紧张来自过重的学习压力。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随着年级、学段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知识不断扩展,学习的负担不断加重,还要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对这些我们无法改变,至少当前高考还是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为此,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要让孩子感觉到家庭永远是他们“避风港”。用理解代替说教,用支持代替命令,以疏导他们过重的压力,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学习提升。
高中生心理焦虑,上课没精神的根源在哪
1、自制力不够。在最爱玩的年纪,遇到可以决定命运的高考,终究是不会轻松的。很多高中生都有这样一种状态,爱玩、放不下玩、提不起学习。你们陷入对过去贪玩的懊悔之中,也因为没有认真学习感内疚,但是又无法对学习全身心地投入,这样一个无限死循环之中。本质原因在于自制力不够,控制不了爱玩的心,玩的时候记挂着学习,学习的时候又想着玩,这样怎么可能成绩能进步呢?
2、付出不见收获。努力的学生真的有很多,望一眼周围的同学,下课还捧着书的,戴着厚重眼镜背书的就有几个。但是不见得每一个成绩都很好,有的甚至跟你差不多。表面努力不一定是真努力。背书的眼睛是真的在书上的,但灵魂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嘴里念念有词,眼神飘忽不定。放过书本吧,给他自由。
3、考试不见进步。高中的考试那可是太多的,把人考麻木的都有可能。小考大考,每一张卷子的成绩,鲜红的数字,都足以给人一记沉重的打击。成绩忽上忽下、不进步反退步,面对和同学的对比,面对老师的指责,面对家长的失望,把一切过错归咎于自己,陷入自我怀疑。失去自信的人自然会把事情越做越差了。
4、上课走神。每个科目的老师教学方式是各有特点,学生需要适应所有老师的教学方式,遇到不喜欢的老师也会影响到他教的科目上,演变成不喜欢老师也不喜欢这门,抵触学习,自然上课注意力就在其他地方了。
5、感情问题。高中这么美好的年纪,怎么会没点感情问题呢。那时候喜欢的人,总是那么完美,TA的一举一动都决定你今天的心情好坏。可是少年呀,未来的路的还很长,你怎么能够确定当下这个人值得你放弃更好的未来呢?当下最重要的是高考,只有自己的努力才能成就自己。
哪些现象的出现表示孩子可能出现了心理问题
1.不爱学习,学习动力下降,把学习当作一件痛苦的事情。
2.注意力不集中,走神,马虎,丢三落四。
3.作业拖拉磨蹭或不写作业,责任心不强。
4.经常旷课、迟到,频繁请假。
5.厌学拒学,不去学校,不适应学校环境。
6.电子产品上瘾,想玩手机,一天到晚抱着手机玩。
7.出现情绪问题,情绪低落,焦虑暴躁。
8.对和异性的关系迷茫困惑或者早恋。
9.亲子关系紧张,缺乏朋友。
父母对于进入初高中的孩子,不能再用对小孩子那一套去管教孩子了,不能什么都替孩子做决定,不停的唠叨,甚至是指责。与其勉强让孩子接受,不如换个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攻破。
高中生跟父母顶嘴怎么办
1.平常少些指责和命令,多些温和的语气,提一些建议,但不强求孩子遵循。
2.关注孩子的好朋友和圈子,尊重肯定孩子的朋友,如果发现一些很不良的行为,要进行劝导
3.多关注孩子的心情是否开心
4.培养、陪伴孩子的兴趣,如有必要,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5.要信任孩子,无论是兴趣方面还是学习方面
6.多让孩子参与家中的生活上的事情,尤其是一些大事,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独立感。
孩子总和父母犟嘴学会这三句话,孩子不再顶嘴
1、“我知道你觉得委屈,心情也不太好,但是你做的也不完全正确。这样吧,你先自己冷静一下,我们待会儿再说好吗?
当孩子和自己顶嘴的时候,一般情况都是孩子觉得委屈,这个时候,家长不应该再继续说教,应该先安抚稳定孩子的情绪。我们都知道,人在生气的时候是什么话也听不进去的。成年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小孩子了。
2、”我们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但是我想听听你是怎么想的,好吗?“
很多家长和孩子觉得没办法沟通,其实大家不是不会沟通,只是不会倾听而已。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对的那一方,根本听不进去对方的想法。很多父母总是强行的把自己的想法加在孩子身上,导致孩子们出现逆反心理。其实,孩子也不是不想和家长沟通,只不过家长从来不听,孩子刚开口,父母就开始数落指责,导致孩子再也不会和家长说心里话了。
3、”我们先做别的事情,这件事情先放一放,好吗?“
这句话其实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孩子还是挺固执的,你如果不顺了他的心意,那么你说再多也不行。这个时候家长就不要再让孩子做选择了,先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等孩子的情绪平稳之后再说。
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会特别喜欢与家长顶嘴争辩
其实是因为到了这个时期之后孩子的心理会发生巨大转变,他会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独立了,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在尝试脱离父母的控制。这个时期孩子经常会和父母”唱反调“,也是在变相告诉父母”我已经长大了“”我有自己的想法了“父母的关心在他们的眼中成了唠叨。
但是在父母的眼中他们依然还是孩子,尽管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生活技能,但如果想要彻底进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依然还是需要很多磨练的。孩子所想的与他们真正做出来的结果有很大的差距,家长要理解他们渴望独立,但是现实却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这种落差感。
更不能因此就忽视孩子发出的信号,依然把他们当做小孩子,什么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要帮助孩子努力去实现他们想要打成的目标,比如说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尝试各种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给父母做两个菜,周末出去和同学旅游,家长不要一上来就反对,可以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去尝试。
不要把这个时候的孩子还当做小学生,希望能够什么都听父母的话,一切按照父母的指示去做,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家长如果控制欲还是很强的话,就会和青春期的孩子站在对立面,两方互相争夺控制权,造成矛盾和冲突。
因为家长认为孩子还小需要照顾,但是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独立。这样他们就会通过反抗父母的命令,顶嘴,不服管教,无法沟通等等形式来宣告自己的想法。即使他们知道父母是对的,但依然不愿意听从建议,一意孤行。
有的时候孩子并不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而就是不愿意按照父母说的乖乖去做,因为他们这个时候就想要和小时候不一样,就想要脱离掌控,用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去达到目标,而不是走父母铺好的路。
高中阶段是孩子叛逆期的高发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压力大,容易形成成绩波动。孩子一旦叛逆了,家长也不要过于忧心,只要好好应对就能轻松度过。
高中生叛逆期什么时候结束
孩子懂得自主学习,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更加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的学习上的困难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于一些不好的事情上也能寻求父母的解决方案,更懂得和父母进行沟通和交流。
孩子会变得更加沉着稳定,更加清楚自己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上都会变得更加有条理,整体上各种事情上也会自己安排,让家长很少费心。
青春期叛逆多长时间能过去?孩子叛逆期结束时间大多是在12岁,或者更早。一般叛逆期结束之后他们将能够理解父母说的话,可能学会主动承认错误,主动承担教务等等。
叛逆期孩子要引导好,不要走进两大误区
误区一:避免两极教育误区家长应辩证看待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该阶段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其个性和创造性都恣意升腾,侍机张扬;同时,由于孩子身心发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们形成的诸多想法并不成熟甚至偏激,这就需要靠外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
但在现实的教育中,一些家长却很容易陷入教育两极分化的误区。误区一:全面打击。有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顶嘴、不听话等,大为恼火,觉得不把孩子的这股”邪劲“压下去,孩子就有可能变坏。于是家长采取了强硬的措施,非打即骂。渐渐地,孩子表面上恢复到以前那个言听计从的”乖孩子“,实际上,已关上心灵深处那扇与父母交流的大门。
误区二:放任自流。在现实中,一些家长面对难教的孩子,在几度管教而无多大起色后便失去了信心,开始对孩子放任自流。此时,无论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样,家长都不再过问、指导。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响,行为发生偏差,待家长懊悔时,才发现已耽误了孩子的一生。
孩子进入青春叛逆期后,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所以,家长要注意对他们下放各种权利,以帮助孩子从不谙世事向成熟过渡。自主权”你应该“、”你必须“、”你懂什么“诸如此类的话是不少家长的口头禅。
建议家长们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尽量少说这样的话,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已是大人的孩子是不会接受这种命令的口吻的。发言权”考不上大学就去扫马路“等话语,不少家长都对孩子说过,虽然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的耳朵已经长茧,叛逆期的他们对这些话可以说是”百毒不侵“了。
这时家长应少说多听,了解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时间支配权这个时期的孩子渴望拥有自己的小天地,所以,家长不要自作主张,将孩子的时间按自己的意愿排得满满的,要将时间交由孩子自己去安排,对安排的不合理处,家长再以商量的口吻提出建议,千万不要全盘否定孩子。
表决权家中的一些大事,如搬家、买房之类的,不妨同孩子商量一下,考虑一下孩子的感受,征求孩子的意见,有着民主氛围的家庭,孩子一般能主动向父母靠近。隐私权孩子在进入初中后,一些家长发现,以前经常跟自己说心里话的孩子变得不太爱搭理自己了,孩子开始有了自己上锁的日记本、私人信件。徐教授称,如果孩子实在不愿同家长交流,也不必过于强迫,尤其是不要偷窥孩子隐私,尊重孩子的同时也为自己赢得了尊重。
高二叛逆期多长时间才能过去
1、高二叛逆期大约在2-4年左右才能过去。
2、因每个人的家庭环境、教育方法、孩子的性格以及家长的应变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具体叛逆期时间因人而异。
3、叛逆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叛逆期在2-3岁左右,此时幼儿会拥有自我独立的意识,会增加自我的想法,对父母的要求,可能会说不,会更想探索外面的世界。
第二个叛逆期为青春期,约在12-18岁左右,基本是孩子上初中和高中期间。因为激素的分泌,孩子生理和心理方面都会出现变化,人格也在逐渐成熟。多数孩子会有比较多的自我意识,想要得到成年人的尊重,有想要独立的想法,会对老师、家长有着较强的排斥、抵抗、叛逆心理。
孩子青春叛逆期一般可持续2-4年左右,严重者叛逆期可持续整个青春期,具体多久可以恢复,需要根据家长能否正确引导来决定。